赏桂识秋,寓教于行 ——走进桂花的中医药世界
金秋十月,临湖第一中学的同学们,走出教室,伴着桂花的芬芳,学药理,采摘制作桂花制品,走进桂花的中医药世界。
第一步——赏桂学理
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,集绿化、美化、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,桂花清可绝尘,浓能远溢,堪称一绝。尤其是仲秋时节,丛桂怒放,夜静轮圆之际,把酒赏桂,陈香扑鼻,令人神清气爽。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,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,被视为传统名花。
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赏桂学理,在周五的社团活动之时,老师在教室为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理论学习活动。

桂花具有极好的药用价值。
桂花功效:淡黄白色,芳香,提取芳香油,制桂花浸膏,可用于食品、化妆品,可制糕点、糖果,并可酿酒。桂花味辛,可入药。以花、果实及根入药。秋季采花;春季采果;四季采根,分别晒干。花:辛,温。果:辛、甘,温。根:甘、微涩,平。功能主治:花:散寒破结,化痰止咳。用于牙痛,咳喘痰多,经闭腹痛。果:暖胃,平肝,散寒。用于虚寒胃痛。根:祛风湿,散寒。用于风湿筋骨疼痛,腰痛,肾虚牙痛。
药用制品:桂花酒、桂花茶等
第二步——摘桂践行
临湖第一中学校园内桂花品种丰富,为了更好地寓教于行,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,学生就来到校园中,开始采摘桂花。
借采摘桂花之机,增强学生爱护绿化,科学采摘的意识。同时值此机会也提供了一个增进学生沟通交流表达能力的平台。
第三步——淘洗晾晒
采摘完毕后,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淘洗晾晒桂花,观察体验桂花干制作流程。同时渗透相关学科知识。
第四步——分拣制作
回到教室,学生开始分拣桂花,将其茎秆去除,制作桂花香囊。
分拣过程
成果展示
学生将化作校园桂花的传播者,将制成的香包带回家,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、家人,在传递桂花香味的同时,传播中医药文化。
第五步——制作桂花衍生品
学生将桂花带回家,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桂花制品的制作。
通过这次活动,让学生从药理到制成品多方面了解桂花。寓教于行,寓教于乐,在赏桂、品桂、折桂、制作的同时,体验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,也期待学生能够传播、应用中医药文化,让中医药文化在临湖第一中学的校园中生根发芽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